华为的成长轨迹,与如你我初入社会时的职场经历毫无二致,被压迫、被围攻、不被认可,只有任由牙关被咬紧直至流血都不松口,将围挡在身侧的敌人一一突围,才有获取最后胜利的可能。
这个世界无论商界政界都太具诱惑又太现实残酷,只有足够强大,才有与人论公平的权利。
01
美国对华为的全球禁止令已经正式生效,这把久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最终还是落下了。
来自美国的权力压迫已经正在路上,这一次同样没有奇迹。
禁止令生效后,包括台积电、高通、三星及SK海力士、美光等都将不再向华为供应芯片。
而这道禁止令带来的影响将远超想象,这就意味着华为即将发布的Mate 40/Pro搭载的麒麟9000将成为绝唱,台积电将不能为其生产芯片,华为的业务会骤然受到致命打击,会逐步萎缩,营收会大幅减少。
接着进入中后期,华为将会面临业务战略选择、产业链重构尝试、研发团队供养不起等重要问题,美国的奸计最终将得逞......
任正非近期在座谈会中坦言:
“我们公司也曾想在突进无人区后作些贡献,以回报社会对我们的引导,也想点燃 5G 这个灯塔,但刚刚擦燃火柴,美国就一个大棒打下来,把我们打昏了。
开始还以为我们合规系统出了什么问题,在反思;结果第二棒、第三棒、第四棒……
打下来,我们才明白,美国的一些政治家希望我们死。求生的欲望使我们振奋起来,寻找自救的道路。”
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02
一直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都意图对华为“赶尽杀绝”,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并且威胁其他国家跟从。
毋庸置疑的是在世界舞台上,美国确实拥有相当的影响力和压迫力,然而凡事总有例外。
就在今日,德国政府表示不想在5G网络这一重要问题上受到美国的压力。
而在此之前,德国电信也正致力于加强与华为的商务伙伴关系。
想来或许是这位德国女总理仍然对美国此前的监听行为心有余悸,尽管美国已经承诺不会再进行监听,但美国的诚信度已然大打折扣,不再获得默克尔的信任,也表示不会再使用美国的设备,这是默克尔对于美国施压踏出反抗的第一步。
这是默克尔第二次反对华为禁令。
对于德国来说,选择一个更可靠、更安全的网络通讯商是尤为重要的。
而无论从安全方面考虑,还是从经济方面考虑,提供先进的5G解决方案以及相比其他网络提供商物美价廉的华为都会成为德国最理想的选择。
虽说一切为了利益,各国领导人都会以国家利益至上视为人生警句,德国与华为是各取所需的关系,但显然德国是极具勇气的,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却还有这样的独立主见和理智是非常了不起的。
03
对于此次危机,任正非已经做好的奉献全身心的准备。
在采访中说道:
“我已经做好了再也见不到女儿的准备,华为离开任何人都会继续往前走,也包括我自己。”
代价或许很大,但任正非也明白,华为不能就此屈服。
因为此刻承认失败投降并不是最优的解决方法,也并不会得到尊重,只有足够强大,才有与人论公平的权利。
华为作为中国科技产业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地位,我们需要全力支持华为不被美国打压,这是我们与美国抗衡的资本之一,才能打造中国科技长城。
就像华为官方发出的声明:
除了胜利,我们已经无路可走。
赢下这一次抗衡,不仅仅只代表着华为的正常运作,这意味着我们将从以往的追赶者身份转换成拥有主导权的规则制定者,不再被人玩弄于鼓掌。
这也不只是华为的责任,更是你与我的责任,少年强则国强,我被当自强。
所谓爱国、让国家更加强大,并不是一味地抵制美国产品、不用苹果手机,而是造出比苹果更好的手机,让别人心甘情愿用国货。
是要在科技上有所突破,培育更多才子,年轻一辈生机勃勃,富有创造力。
华为在这种时候身份早已不再只是普普通通的电子产品品牌,输了华为,我们将会失去很多很多。
我们身为普通人、中国人,华为取得的成功我们与有荣焉,但此时华为危机四伏,如果我们不站在华为身后为其发声,我们有还能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