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的北京,北海公园里有一座专门为一件玉器而制作的亭子,亭子的正中间摆放着一件超级大型的玉器,它是一件极具传奇色彩的玉器,它的传奇历史横贯了元、明、清三个王朝,可以说经历过无数的大风大浪。而在玉器研究学者们看来,最为非同寻常的是这件玉器的历史价值,它是我们中国年代最早的巨型玉雕作品,它的主人,就是成吉思汗。
在公元1271年,就是在中原地带,宋金两个王朝停止了战争之后,在勉强相安无事的时候,一个漠北草原的蒙古部落开始崛起,他们四方征战,创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帝国,当这个大草原部落入主了中原地带之后,古老的中原文明其实并没有因为异域民族的占领而消散,恰恰相反,顽强的中原文明却包容以及滋养了这个民族。
实际上,元代皇帝从头顶到脚底的装饰,还有出行坐卧的器具,都是用玉器制成的,或者是用玉器做一些装饰。当时还在京城设立了许多官办玉器的作坊,那些可称之为元代“代表作品”的玉器,或许正是诞生在这些作坊当中。曾经出土过一件气势雄伟的玉翁,名为“渎山大玉海”,高度有70厘米,周长能达到将近五米,最大口径也将近有两米,而且重达3500公斤!这件绝对可以称为旷世巨作的大酒瓮是巨型贮酒器,据说大玉海制成以后,被元世祖忽必烈给放置到了当年的广寒殿里,而广寒殿就是在现在北海公园白塔的位置,明末清初的时候广寒殿被焚毁了。
当时在忽必烈大宴群臣的时候,一天内就要饮酒30担,而这些酒,就是贮藏在这件巨大无比的大玉海之中。广寒殿被焚毁以后,渎山大玉海也遭遇了劫难,如果现在仔细观察渎山大玉海的质地,还能够看出烈火烘烤以后的痕迹。遇到此劫难的渎山大玉海一度下落不明,当人们再次发现它的时候,大玉海居然已经被拉到了西华门外的真武庙,它被当作了腌制咸菜的大坛子。一直到乾隆年间,无比爱玉器的乾隆皇帝亲自下旨,渎山大玉海才得以被千金赎回,于是把它放置到了今天的玉瓮亭里。
现如今,当我们在细细观摩这件经历600多年风雨的玉器作品时,它上面所散发出来的神秘而又不同寻常的气息,无疑会令我们惊叹不已。大玉海的周身上描绘的是一片波涛汹涌的大海,而在翻腾的海浪中浮沉着各种各样的深海怪兽,有海龙、海马以及海猪,这些动物都披挂着毛发、鳞片,有的居然还长着翅膀,海浪的大漩涡和怪兽的形态被刻画得细腻中带有豪放、张扬。根据推算,像这样的一件玉器,一名技术熟练的玉工需要60多年才能完成!若十几名玉工同时进行制作,也需要花费不低于五年的时间,它代表了元代时期最高的制玉工艺,而这件巨型玉雕的工艺手法,更是直接的影响了明、清两代的玉雕工艺!
南阳的“独山玉”便是渎山大玉海的制作材料,独山玉是中国的四大名玉之一,因为出产于河南省南阳市北郊的“独山”而因此闻名,又可以叫做“独玉”或者“南阳玉”,它是中国特有的玉种。独山玉的质地特别坚韧,它细腻而又柔润,色彩上也是斑驳陆离,绿色、白色、红色、黄色、紫色、蓝色应有尽有,能有九大类100多种之分,它的多彩性是其它玉种根本没有办法比拟的。明清这个时期的玉器有着前所未有的成熟工艺,而且还有着对于社会财富的累积,所以这才奠定了明清两代玉器的辉煌历史。
出土的众多玉器当中,属明清两代这一时期的皇家用玉最为精美,而这当中的清代这些玉器大部分都使用了金镶玉宝石的工艺,在金漆的亮眼光泽下衬托的玉器,更显得洁净温润,而且这个时期用玉的种类也已经非常丰富了,人们用玉做成了各种器皿、配饰、日常用具以及装饰物,而制作玉的工艺也是日益精巧。
这是古代玉器文明历经8000年的传承和发展而造就的又一个高峰,曾经有人认为,如果咱们从一个极端的角度来看清明两代时期玉器的辉煌,几乎可以把它看作是两代王朝缔造的一个神话,这两个王朝的君王在位几百年,其中绝大部分的时间成为了古代玉器最为辉煌的时代。
作者:玉雕匠人卫喜珍
来源:今日头条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熊猫叶作为化妆品行业信息共享平台,部分内容转自化妆品行业媒体以及网络新闻媒体,仅作传递信息用,不以盈利为目的,并尊重原创,如有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