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济情老师玉雕佳作——竹石图
有次张老师在饭局上提到他早年在深圳博物馆看到过一幅竹石图,就卖了个关子,问大家对扬州八怪其中的哪一位最感兴趣,其中陈老师就说:当然是郑板桥,因为板桥先生的那首《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连小学生都会背,他画的竹子又最好。说起竹石,不知是不是为了纪念板桥先生,不多久,一件青玉屏风的竹石图就面世了。
深圳博物馆藏竹石图
这件屏风,尺寸17*9*1.2 cm,重143g。选用的是和田玉青玉细料,青,东方色也,色泽温雅,质地坚韧,以刀为笔,用水墨晕染的手笔描绘出了一幅竹石图,大刀砍斫,巨石成山,于石缝中蓦然有一丛竹子,真真对应了那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屏风的画面从左上角开始导入,蜿蜒起伏,扑面而来,先是俏色巧雕一只黄色的蝴蝶,接着是大块的山石叠加,采用的是减地隐起的手法,在线条或块面外廓略减起,形成隐约凸起,触之边棱柔和。山石边侧比较茂盛的竹叶部分采用的是镂空雕刻的手法,远处的枝条则像水墨画一样被渐次晕染,浓淡有致,层次分明。整个画面有一种很好的指向性,视觉上也有很好的起伏和延伸感。
竹石部分细节
中国人喜爱石头,《长物志》中说:“石令人古”。这里的“古”不是令人想起过去的事,而是强调石头的不变性。用永恒不变的石头来对应那个“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尚虚心”的翠竹。
中国人也喜爱竹子,竹子中通外直,象征着气节和君子。同时竹子亭亭玉立,婆娑有致,不畏霜雪,四季常青,也寓意着长寿和生命的真实。竹子代表着未来,象征着坚韧而蓬勃的发展;而石头,代表着永恒。所以,又有基业长青、山河永固的美意。
背景灯的画面效果
关于陈老师的玉雕作品,他整个的系列,都是很有文人画的味道的。文人画,它不是对“目”,而是对“心”,它是在作生命的觉解,是关于永恒的思考,表达生命的智慧和感觉。当然造型艺术是通过视觉而实现的,玉雕作品,尤其是陈老师的极具文人画风格的玉雕作品,在选材和设计上都颇为用心,既是视觉上的享受,又是心灵智慧上的超越。
这件青玉竹石图的屏风平时适宜陈设于摆放清供的案几上,也可以放置于茶台之上,或者背后打灯,别有一番风景。清风明月之夜,三五好友围坐一起,喝茶赏玉,细细品味,恰似欣赏一幅名画,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玉雕臻选佳作。
陈济情老师摄于工作室
玉雕大师简介:
陈济情
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师,原邱启敬工作室主力成员,为人低调谦和,颇有文人之风。作品承袭邱启敬老师的风格,通过抽象的人物与大开大合的山水对比,阐述大音希声的至臻境界。他常用写意山水来表达内心,禅意的诗画意境很容易将观者带入一种恬静、惬意的氛围中,所谓道家之“静”,佛家之“空”,是陈济情对人生和自然的独特体验与感受,表达出中国人特有的一种精神和审美。
张老师玉雕严选大师汇:
由张旸老师创办,经过张老师团队严选玉雕大师与玉雕作品,为广大藏友提供有价值、有审美、有升值潜力的玉雕大师作品汇集中心。
作者:张旸实战实用和田玉
来源:今日头条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熊猫叶作为化妆品行业信息共享平台,部分内容转自化妆品行业媒体以及网络新闻媒体,仅作传递信息用,不以盈利为目的,并尊重原创,如有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