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
《奔马》
设色纸本 镜框
117 x 56.7 cm
1938年作
注:本幅作品出自巴西私人珍藏
藏家还收藏一幅李可染的《春雨江南》(图2)
抗战爆发后,徐悲鸿先随中央大学西迁重庆,旋即于1938年末取道桂林,沿西江东下出国,意欲南下星马。11月中旬,徐氏抵达香港,留港期间,广晤好友,多有餐饮聚会活动,并假冯平山图书馆举办“中国名画展览”,介绍近作。
此幅《奔马》即是居港时期作品。画中骏马四蹄腾空,驰驱向前,下绘疾风劲草,马首回顾,画面充满动势,仿佛奔腾跃出纸面。徐氏善于画马,抗战军兴后更是笔耕不辍,因马在中国文化中有坚毅不屈、骁勇善战之美名,画家于作品中多题相关诗句,呼应画面,以画题喻时事,鼓励国人。
然细读本幅,不见此种诗句。本幅依题识作于1938年12月20日深夜,是日画家应法国友人邀请赴宴,饮浓咖啡两杯,夜晚则辗转难眠,又自言 “忧绪萦怀”,索性起身作画,写成此幅,不知不觉已然天明。本幅乃饱含画家细腻感情之作。回看彼时画家境遇,除忧愤于国难,亦陷于感情纠葛之中,家国之事,难与人言,一众思绪转换成画笔呈现于纸面,使本幅成为同类题材中之特别,亦成为观者了解画家内心的窗口。
图2
李可染
《春雨江南》
设色纸本 镜框
69 x 39 cm
来源:巴西私人珍藏
李可染
《漓江山水》
设色纸本 立轴
69.8 x 45.7 cm.
1978年作
来源:美国私人珍藏
注:此作品的原藏家为一位美国外交官。他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期曾驻台湾,学习中文与中国文化,期间有机会拜师习画,兴之所致而涉猎收藏。除中文外,他亦通晓法语、俄语、阿拉伯语,曾任职于世界各地领事馆以及美国国务院,经验丰富。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期,他担任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之一。退休之后,他继续出任非政府组织顾问。此幅李可染作品由家族传承,珍藏逾四十载。
作者:闻是文化
来源:今日头条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熊猫叶作为化妆品行业信息共享平台,部分内容转自化妆品行业媒体以及网络新闻媒体,仅作传递信息用,不以盈利为目的,并尊重原创,如有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