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重点不只是笔法,那只是基础。
很多同学往往只注意笔法,而不注意书法其他重要的方面。
比如临帖只注意作者笔法,结果不管怎么努力,临帖的效果总是不尽人意。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初学者。
因为你很难从字帖上看出笔法以外的东西。
书法除笔法以外,还有哪些重要的方面?以王羲之为例。
一,迟
王羲之喜欢把笔比作将军,大腹便便,行动迟缓。
笔迟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产生迟涩感,行笔如过泥泞地。迟涩感让书法线条产生力量美感。
笔迟的目的之二,点画完成精致,而不是一笔带过,交代不清。《兰亭序》原作指甲盖大小的字,王羲之笔笔不含糊,精致至极。
二,快
王羲之用笔讲究迟,但笔意要求快。意在笔先。
一个字下笔之前,该怎么写,已经出现在脑海中。而不是一边写一边想。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笔势流畅,气韵才不会断。
初学者往往做反了。
写字飞快,边写边想。
这样的结果:一是,用笔没有迟涩感,笔画流滑浮飘,没有力量感。二是,气韵不流畅,因为边写边想,补笔很多,造成气滞。
三,变
王羲之在写一个字之前,脑中有多种“意”。这个“意”是指有多种变化的写法。比如《兰亭序》中多种之字的写法。
王羲之不是在这炫技,而是一种重要的写字思维——变。
试想整篇千篇一律的笔画,势必会有呆滞感。
《兰亭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除了王羲之精湛的笔法外,这种变的思维也是关键。
初学者往往没有这种变的思维。
比如只会写一种“横”,整篇下来都一样,不会变通。这样的书法怎么会灵动起来。
应该像王羲之那样,同一种笔画会写好几种写法。
会变,才会更好地表现自己的内心起伏。书法才会生动。
总结:
写好书法,是一个体系工程。不仅仅只是笔法好就行了。
初学者临帖时,不要仅仅注意笔法。
还要体会出迟,快,变!这些字帖以外的方面。方能写出有味道的书法,而不是生搬硬套的表面功夫。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也可以谈一谈。
原创作者:墨虫
作者:学书法
来源:今日头条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熊猫叶作为化妆品行业信息共享平台,部分内容转自化妆品行业媒体以及网络新闻媒体,仅作传递信息用,不以盈利为目的,并尊重原创,如有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