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初学者的误区:用硬笔思维写毛笔字
硬笔思维写字,一用力线条就会有力的感觉,非常直观。于是写毛笔字不自觉就会习惯用力按笔,以为这样也可以写出力量感。
其实不然。一用力,笔毛就横卧纸面。这是古人说的信笔(病笔),写出的字是“墨猪”。
这就是在用蛮力在写字,越用力写出的字越没有力量感。
有力量的字是什么样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用中锋行笔,笔心不散。你用蛮力按得太重,笔心就会散开,毛笔的弹力也就变小了。
在这补充一个常见问题
有人以为书法的力道是用方笔表现,这其实没说的核心上。
方笔你也用了,为什么写出的字还是没有力道?
问题就是出在笔心上,笔心不能保持聚拢状态,毛笔的最大弹力就发挥不出来,写出的字力量就差不少。
什么是笔心聚拢状态?
一般来说,就是用笔锋一半的前三分之一处(根据自己毛笔的特点调整)。这时笔心呈聚拢状态。
注意我说的是笔心,不是整个笔头。笔头是铺锋状态。
问题来了
笔心的聚拢状态是动态的,写着写着就会散。一散,就代表着毛笔的弹力在减弱。
怎样调整笔心,使其处在聚拢状态,是一个关键问题。
老书法家用一个收笔小动作,让笔心聚拢,让毛笔弹力十足!
王羲之在《笔势十二章》中有这样一个笔法,结笔者撮。撮,就是聚起笔锋的意思。结笔就是收笔的意思。
每写完一个笔画,就要把笔锋聚一聚,让笔锋恢复最大的弹力。实际也是在聚拢笔心。
怎样撮才能聚拢笔心?
王羲之的这种笔法,是一种回挫的手法。比如往右行笔,收笔时,向左回挫。依靠纸面的摩擦力让笔心回直聚拢。
结束语:
书法初学者一定要改掉硬笔书法用笔思维。
学会每一笔结束,要调整笔锋到聚拢状态,目的就是为了保持下一笔,笔锋仍有足够大的弹力。
硬笔就没有这个习惯。这就是毛笔书法难学的最主要的原因了。你有什么好的方法也可以谈一谈。
原创作者:墨虫
作者:学书法
来源:今日头条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熊猫叶作为化妆品行业信息共享平台,部分内容转自化妆品行业媒体以及网络新闻媒体,仅作传递信息用,不以盈利为目的,并尊重原创,如有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