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推荐

阅读

国学

音乐

美食推荐

北京|梨花如雪,智化寺的日与夜
2021-04-28 14:55:43 1111
  • 收藏
  • 管理


    这个春天,北京的天气少有晴朗,雾霾、沙尘、阴雨接连不断,却依旧挡不住人们对春日的热切。经历过再一个被疫情影响的冬天后,大家渴望着万物复苏的新生机。

     

    智化寺,一座隐藏于二环的明代古刹,它的前世今生已被人们从浩瀚历史中“发掘”,这是它的幸存,也是我们之幸运。说它是宝藏寺庙一点不为过,它是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存完整的四进殿宇堪称北京市内最大的明代木结构建筑群。然而,这里并不算世内闻名,也因此保留着一份珍贵的清净。


    春日的智化寺最值得一去。不大的寺庙中,有丁香、海棠、玉兰寻着春的脚步,逐一盛开。而今天的我无比幸运,因工作缘故来到智化寺,更是巧遇到古梨树最盛大的绽放。刹那间,那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跃入脑海。


    岑参将北国的皑皑白雪比喻作漫山遍野的梨花竞相开放的景象,而此刻眼中正有梨花如雪,烂漫之至。

     

    那种惊喜,是在第一进院落窥见第二进院落时开始的......



    阴沉沉的天色,满树梨花洁白如雪。我不由发出惊叹,拿起相机“冲”进梨树下——花期仓促,让这番景象可遇而难求。



    梨花映衬下的古建筑极显雅致。相比野外梨花的景色,这样的搭配如此别致。不知这棵梨树与五百余年历史的古寺相伴多久了?不妨在树下做一番对历史的畅想。

     

    与历史符号的交汇,大概也是智化寺的梨花闻名京城的原因吧。



    下午一点半刚进寺院时,人还不算多,可享受短暂的宁静。之后人群逐渐涌入,大家醉心于拍梨花拍美景。想必每张照片的背后,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体会春日的视角。


    下午,天光开始变亮,内心一阵窃喜,是不是会有蓝天呢?

     

    每天的上午十点和下午三点,智化寺保留了一项表演节目:京音乐演奏。



    京音乐由明代宫廷传入,至今已在寺庙中表演了五百多年,乐师们传承了二十七代,被称为“中国音乐活化石”。

     

    表演开始前,师傅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各种乐器。一曲下来,尽管听得有些懵懂,却也算亲身感受了一把古乐。结束时,师傅还不忘提醒我们每天网上有现场直播,一下逗乐了众人,真是相当与时俱进的古寺。

     

    第一进院落的东西两侧,分别种着两棵不同颜色的丁香树。



    紫丁香已露花容,白丁香仍是满树花苞,好像不来点阳光,就不肯开放似的,大概也在心中埋怨着北京的天气吧。



    结束工作,我本打算回家,巧遇来这儿夜游的朋友,便被“强留”下来一同赏夜景了。未曾想到,真正的惊喜这才开始。


     

    临近傍晚六点,天色渐渐暗下来,智化寺的灯也亮了。近两个小时的等待后,这个终于迎来了最美妙的春日夜晚。


    地上的射灯照在了一朵朵梨花上,纯白的花瓣闪着盈盈的光芒。第一次认真去看夜色中的梨花,竟有如此迷人的梦幻。



    天空由明到暗,整个入夜的过程,梨花也透着渐变的韵味。与白日景致大别。更看到月亮升起,变得越来越圆,掩映在花丛中。

     

    想到日本的春天有夜赏樱花的传统,而夜梨花之美,真是完全不输夜樱。



    展厅的灯光也亮得恰好,“藏殿”的牌匾在夜梨花的簇拥下若隐若现,字景相配,别有深蕴。

     

    现在夜游已成为北京各大遗址景点、博物馆、公园的热门项目。晚上相比白天人流少,较为安静,人们更会有种沉浸式的体验。




    在灯光营造的氛围下,那些存在百年乃至千年的古建筑犹如穿越而来,令人神往。藏殿里转轮藏的精美雕刻,也在夜晚显得更灵动了。



    蓝、深蓝、深灰到完全天黑,智化寺里的建筑物们美轮美奂。太阳下山后的一个小时里,是绝佳的摄影时间,夜空拥有最大密度的蓝色,拍出的照片常有惊喜。

     

    智化寺中还有个很棒的摄影机位,能让镜头同时收拢进古建筑与不远处的银河SOHO,一座中国传统建筑和一座现代主义建筑形成视觉的对比,美丽之外,亦能感叹时光如梭,一眼五百年,建筑成为了时光隧道的见证者。



    夜里的紫丁香,小巧玲珑。那些圆鼓鼓的花苞,是否在翌日清晨便会盛开呢?



    这会成为我的难忘春夜吧。梨树下站满了拍照的人,孩子、大人、退休的叔叔阿姨,应该与我一样抱着不舍离开的心。坐在古刹里有些凉意,抬头望去,纯白的梨花随风摇曳,拨动着心的琴弦。



    到闭馆时间,我才和朋友悻悻离去。不知未来是否还能重遇智化寺的满树梨花,因而抱了“最后一次”的心情认真欣赏着它,如此才可以少点遗憾吧。

     

    从智化寺出来回头望去,银河SOHO和寺中鼓楼交融在一起,竟是毫无突兀,这才是北京这座悠久之城的无双魅力。



    突而想到,在钢筋城市里住久了,人们的想象力逐渐匮乏,对身边事物的感知变弱,人的工具性也越强。麻木、难寻意义、无法共情......这是生而为人一定要经历的吗?



    欣喜的是,这几年大家都对季节的风物多加关注起来,秋天看银杏,春天赏春花,元宵去灯会等活动得到了更多人的向往。当理解时令节气、食材、服饰、器具、一切事物都应被认真对待时,我们也在无形中丰满了自我的感知之心。


    便如面对短暂的春天,我们总该去尽情享受,赏花踏青,意会自然蓬勃的生命力,在见证万物的变化与不变中,深刻悟会到自己的“位置”。


    “花开花落留胜赏,春来春去感流年”,遇见智化寺如雪的梨花,想到在每年匆匆的花期下,易逝又何止春光呢?更有属于我们的时光,我们唯一拥有的时光。


     

    最后便以英国诗人布莱克(William Blake)的几句诗做结尾:

     

    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无限掌中置,

    刹那成永恒。

     

    ——《天真的预言(Auguries of Innocence)》,徐志摩译

     

    愿梨花的盛景能予你一抹动人的春日回忆。


    拍摄&撰文 

    Echo

     




    免责申明:熊猫叶作为化妆品行业信息共享平台,部分内容转自化妆品行业媒体以及网络新闻媒体,仅作传递信息用,不以盈利为目的,并尊重原创,如有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处理。



    上一页:去了又又又可以吹一辈子的路线!全国只有不到100人去过! 下一页:看完这篇文案,我就买好了五一去云南的机票!
    精彩评论
    (0)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